检测中心(攀枝花钒钛检测实验室)
攀枝花钒钛检测实验室是非独立法人机构,经攀枝花学院法人授权,独立承担第三方公正检验,独立对外行文和开展业务活动,有独立帐目和进行独立核算。所隶属的独立法人机构为攀枝花学院。攀枝花学院是四川省省属事业单位,高等教育机构。
攀枝花学院是独立事业法人。法人注册号:事证第151030000157;法人代码45095963-0;法人代表:黄双华。
本实验室将严格遵守计量和质量的法律、法规,并接受监督和管理。本实验室现有职工42人,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74%。其中,教授/副教授/高工18人,工程师/讲师17人,博士5人,硕士25人。
本实验室拥有固定资产近2600万元,其中大、精、贵仪器设备超过20台(套),工作用房建筑面积约2000m2,满足检测/校准工作需要。本实验室依据国家认监委《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》和CNAS-CL01:2006《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》的要求,建立、维护和有效运行管理体系。
本实验室内设化学、材料等专业检测室,主要工作任务是:
1.在认可范围内向社会开展相关产品、材料和测量仪器的检测/校准及测试工作,可承担产品质量抽查、委托检验、仲裁检验、产品检测和性能试验等任务,承担客户委托的其他检测/校准服务工作;
2.研究、建立、维护认可范围内的最高计量标准和检测仪器设备,从事检测测试技术研究;
3.承担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政府下达的指令性检验任务;
4.组织或参加检测实验室的比对及能力验证;
5.承担相关产品标准、检验规范、试验大纲等技术文件的制(修)订、验证和宣贯工作任务。
攀西科技创新中心
攀西科技创新中心由四川省钒钛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、四川省钒钛产业技术研究院(攀枝花学院的相关职能)、攀枝花市钛及钛合金研究所、太阳能技术集成及应用推广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合并组建,实行“六块牌子、一套人马”。
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围绕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,以钒钛产业发展战略研究、钒钛产业开发人才培养和钒钛产业关键技术、瓶颈技术及其工程化研究为重点,整合省内钒钛材料研究与技术开发资源,积极开展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新工艺、钒材料、钛材料制备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。
目的:为加速我省钒钛材料产业开发领域的工程化、配套化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,提升我省钒钛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,搭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平台,推进产业集聚和发展;以我省丰富的钒钛资源为背景,立足攀西地区,聚集国内钒钛研究开发优秀人才,开展钒钛材料制备技术、钒钛磁铁矿综合利用新工艺技术应用基础研究。融应用基础研究与对外技术咨询服务、人才培养为一体,推进钒钛材料制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钒钛材料产业链的不断延伸,本着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原则,积极开展产、学、研合作,推动钒钛产业的技术进步。
主要工作目标:加速我省钒钛材料产业开发领域的工程化、配套化技术研究开发和成果转化,提升我省钒钛材料产业技术创新能力,搭建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平台,推进产业集聚和发展,为钒钛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,为提高我省钒钛材料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做出贡献。
高等教育研究所
攀枝花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成立于2011年3月,前身是1985年1月成立的高等教育研究室,主要职责包括:研究高等教育理论、调查研究教学和管理方面的情况和实践经验、高教研究平台的建设与管理以及编印《高教信息参考》等。
目前,高等教育研究所与发展规划处合署办公,所长由校长兼任,副所长由发展规划处处长兼任,共有在编人员2名,其中研究员1名,副研究员1名。
高等教育研究所自成立以来,每年向学校全体教职工发布课题申报指南,积极推进课题申报和立项工作,2011年-2016年,共立项课题135项,研究经费共计60.8万。高等教育研究所每年编印《高教信息参考》4期,将最前沿的高教理论和研究热点引入学校,并不定期编印《高教信息参考(专刊)》,反映学校发展情况,目前共编印33期。高等教育研究所为全校教职工从事高等教育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平台,为学校领导的发展决策提供了有力参考,为推动我校高等教育发展,指导应用型人才培养,早日实现“建设地方高水平特色大学”的目标作出了积极贡献。